3D掃描儀
挑戰(zhàn):兩位研究員打算開展一項重大項目,專注研究現(xiàn)已滅絕的袋狼。但是,要想展開精準的研究,他們必須找到一種輕松、無創(chuàng)的數(shù)字捕獲方式,為幾十種不同物種、幾百只動物頭骨完成亞毫米級三維掃描。
解決方案:Artec Space Spider, Artec Studio, Geomagic Studio
效果:帶上輕便的Artec Space Spider,兩位研究員走訪了全球各地的博物館。每份標本只需幾分鐘的時間,即可完成掃描,不用接觸,沒有損壞風險。通過這種方式,他們掃描了57種食肉動物,共計223份頭骨,從而得以完成這項新穎的研究,揭示了袋狼獨特的進化史。
E.J.K. Baker約于1904年在華盛頓特區(qū)國家公園拍攝的雌雄兩只袋狼。無版權圖片。D.S. Rovinsky上色。
由于外表神似,袋狼被稱為塔斯馬尼亞“狼”,但事實上,他們并不是狼。不過,由于相似度太高,包括科學家在內(nèi)的幾乎所有人都想當然地認為袋狼的進化軌跡和狼非常相近。
但有一個進化生物學專家小組卻不這么認為。他們走遍全球,希望能找到這個神秘物種真實的進化路徑。
蒙納士大學研究員Douglass Rovinsky博士和Justin W. Adams博士帶上他們的埃太科三維掃描儀,走訪了全球各家博物館和高校博物館,掃描了不同物種的數(shù)百件標本,用于這項獨一無二的大規(guī)模研究,這項研究將告訴世人,袋狼和狼究竟是否出現(xiàn)了趨同進化。
趨同進化
在生物學中,趨同進化就是指源自不同祖先的獨立物種,為了適應了相似的生活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而演化出相近的身體構造和生理功能。
換言之,如果兩類物種出現(xiàn)了趨同進化,它們可能表現(xiàn)出實際并不存在的遺傳關系。
趨同進化的物種:
烏龜和蝸牛:兩類物種都進化出了堅硬的外殼,來保護自己不受捕食者的傷害,但是烏龜屬于爬行動物(如蜥蜴、蛇),而蝸牛屬于軟體動物(如船蛆、蛤蜊、章魚)。
魷魚和鳳頭鸚鵡:雖然一個水里游,一個天上飛,但它們都進化出了堅硬的喙,用來撕碎獵物。這樣一來,魷魚就可以享用深海蟹,鳳頭鸚鵡就能咀嚼花生或緩緩移動的昆蟲。
一個多世紀以來,大多數(shù)研究人員都想當然地認為袋狼身形酷似犬類,因此一定在進化學上接近狼,而且它完全不像其他人類發(fā)現(xiàn)并描述的有袋類動物。
先前無數(shù)的研究都帶有這樣先入為主的假設,對于“袋狼就是帶袋的狼”的觀點,鮮有學者提出質(zhì)疑。
從體重看趨同進化
神奇的袋狼一個世紀前突然滅絕,而大眾對袋狼先入為主的認知又十分普遍,于是Rovinsky和Adams決定對袋狼的進化過程進行系統(tǒng)研究,試圖精準且完整地勾勒出袋狼形象,還原袋狼過去的生活方式。
Adams解釋道:“不幸的是,在袋狼還未消失的時候,沒有人為其記錄過基本的自然歷史數(shù)據(jù),比如體重、飲食偏好、捕食策略、運動習慣、棲息地偏好等等。沒有這些細節(jié)信息,我們甚至無法了解袋狼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物。”
研究員Douglass S. Rovinsky正在用Space Spider和Artec Studio軟件掃描袋狼頭骨。
在過去的研究中,Rovinsky和Adams發(fā)現(xiàn)袋狼的平均體重和過去研究中假設并使用的數(shù)據(jù)有明顯不同。在最新研究中,他們深入研究并分析了袋狼和其他物種在顱骨形狀、飲食、相對獵物大小等三方面的相似度。
本研究全面探討了各項指標,清楚地表明,并沒有任何依據(jù)可以認為袋狼的頭骨外形和狼出現(xiàn)了趨同進化,同樣地,袋狼也不會表現(xiàn)出相似的進食習慣或進化趨勢。
相反,Rovinsky和Adams確認,袋狼表現(xiàn)出了和多種犬類趨同的進化軌跡,如非洲豺(Lupulella adusta、Lupulella mesomelas),以及一些南美狐趨同的軌跡,如潘帕斯狐(Lycalopex gymnocercus)和鬃狼(Chrysocyon brachyurus)。
三維掃描:顱骨數(shù)據(jù)采集
重疊頭骨:在Artec Studio中,灰狼(藍)、袋狼(粉)、犬科明顯趨同的物種群體(綠)頭骨外形重疊在一起,就能明顯看到它們的差異。趨同組的外形來源于四種不同的犬科動物,即鬃狼、黑背豺、側(cè)紋豺和河狐。
這類絕跡不久的罕見物種標本館藏地都有嚴格的限制,不便接觸這些標本,因此,為精準測量并研究標本的頭骨形狀,他們必須找到一種亞毫米級精度的無創(chuàng)數(shù)據(jù)捕獲方式。
Rovinsky回憶道:“當時我們只能借用特定的幾件展品,館長非常不希望卡尺等手動測量工具劃傷或損傷這些標本,更不用說手動操作還要多次調(diào)整標本位置了。在標本上留下任何印記或標記都是不可接受的。”
Artec Space Spider
這也是他們?yōu)轫椖刻暨x三維掃描儀的關鍵所在。Artec Space Spider是一款質(zhì)量輕便的手持式彩色三維掃描儀,每秒捕獲速度高達一百萬點,精度達0.05毫米(人類頭發(fā)直徑)。憑借這款產(chǎn)品,Rovinsky和Adams在短短幾分鐘內(nèi)就采集了頭骨數(shù)據(jù)。
在談到Space Spider和古生物學測量中傳統(tǒng)卡尺和標尺的區(qū)別時,Adam說道:“袋狼以及其他滅絕物種都不是一個二維平面形象。”
他進一步解釋道:“如果我們用二維測量方式來描繪生物體的外形,那我們永遠無法獲得生物形態(tài)為適應特定環(huán)境而產(chǎn)生的微妙變化。這也是Space Spider掃描儀對項目研究如此重要的原因。”
最終,他們共掃描了來自57種食肉動物的223個頭骨標本,包括袋狼、鬣狗、麝貓、貓鼬、袋鼬、馬島長尾貍貓、狗、浣熊等。
演化樹:本研究涉及57個物種的代表性頭骨,根據(jù)種系發(fā)生(進化關系)排列,按科分類(如貓科為綠色,犬科為淺藍等)。
研究流程涉及了大量物種,以確保數(shù)據(jù)集和整套分析都不失偏頗。
從進化角度來看,除袋狼外,研究其他食肉有袋動物,如袋鼬,以及其他小型食肉動物,如黃鼠狼、麝貓、貓鼬,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隨后,掃描數(shù)據(jù)在Artec Studio軟件中被轉(zhuǎn)換為3D模型,并導出至例如Geomagic Studio等軟件,對所選物種的3D頭骨外形進行量化分析。
從掃描到數(shù)據(jù)集分析
Geomagic Studio軟件截屏——網(wǎng)格重新定位與對齊操作,之后將用于3D幾何形態(tài)測量程序
掃描后,3D幾何形態(tài)測量(外形)的分析需要在每份3D顱骨表面做好381處解剖標記。
這些標記可精準識別不同顱骨間的外形特點,加上量化分析,即可幫助研究人員解決與形狀、形態(tài)相關的諸多問題。
在豺(Cuon alpinus)的平均顱骨外形圖上制作標記模板,分別位于顱骨兩側(cè)(a)、頂部(b)和底部(c)。弧線與表面上的半標記可以幫助研究員收集其他“無特征”區(qū)域的數(shù)據(jù)。
結論與新發(fā)現(xiàn)
曾有研究者研究過袋狼的咬合強度,并提出了袋狼飲食生態(tài)學的疑問,本次分析結果與趨同測試能較好地回答這些問題。
袋狼不是為對抗大型動物而生。要能打敗大型動物,它們必須要有強大的下頜,但事實證明,它們沒有這樣的下頜。
撕裂大型哺乳動物需要像狼一樣相當可觀的咬合力,但袋狼的顱骨結構十分精細,根本不可能做到。
另一方面,袋狼和非洲豺、美洲狐的趨同進化得到了數(shù)據(jù)的支持,但并未支持它們和土狼、紅狐間趨同進化的猜測。
但是,正如Rovinsky和Adams在研究中所強調(diào)的那樣,袋狼可能與適應獵捕小型獵物的犬科動物存在趨同進化,但它們兩者仍然不同。
這些研究結果,結合過去對袋狼的解剖研究,進一步表明袋狼確實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種類。
Damir Martin制作的袋狼藝術效果圖
袋狼是一種有著獨特進化史的物種,可以追溯到2300多萬年前的漸新世時代,它們既不是“有袋類狼”,也不是“有袋類虎”,更不是“有袋類豺狼”。
用Rovinsky的話說,“袋狼在人類的捕殺下從地球上銷聲匿跡,至少我們可以把它們最終應得的尊重還給它們。”
探索過去,勇往無前
研究人員未來還將進行后續(xù)研究,關注袋狼的下頜(下顎),以揭示其與捕食行為更緊密的關系。
其他研究內(nèi)容還包括袋狼的肘部和腳部,盡可能清晰地了解袋狼的運動模式和捕獵方式。
Rovinsky補充道:“我們對袋狼仍有很多未知。我希望今后有人繼續(xù)研究袋狼趨同進化的身體特征,這有助于我們完善對這一消失物種的認識。”